講述者簡介:
黃典宇,1981年出生,福建福州人,高級工程師,2004年畢業(yè)于福州大學,入職生態(tài)水利工程一院,參與了彭村水庫工程設計、尼泊爾上馬相迪A水電站、白瀨水利樞紐工程等項目設計。
“親愛的乘客,本次航班即將著陸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特里布馮國際機場……” 2013年5月13日凌晨,踏上特里布馮機場的那一刻,我在尼泊爾上馬相迪A水電站的首次設代之行就此展開。
尼泊爾作為世界上最貧窮的山地國家之一,國內基礎設施極為落后,即使是作為首都的加德滿都,道路也破敗不堪,更不用說絕大部分都是崎嶇蜿蜒的山路。那年我是第一次參與國外工程,心情既忐忑不安又激動興奮。一路上我和地質專業(yè)設代陳健兩人,沒少受顛簸之苦。經過6個小時疲憊的車程,我們終于到達設代組駐扎居住的小鎮(zhèn)Besisaha。因為營地還在建設中,前期的設代組租用的是當地老百姓的一座三層樓房,居住環(huán)境在當地還算不錯,但跟國內是沒法比的。
從小鎮(zhèn)到工地還有8公里,每天上下午就在這段山路往返。時值尼泊爾的雨季,幾乎每天都會下雨。雨季的Marsyangdi河就像咆哮的巨獸,彰顯著它的威力。剛開始水土不服,天天都鬧肚子,但是工作上不能松懈,緊張地忙著導流洞、營地、交通橋等前期工程的設計配合服務工作。每天除了與參建各方密切配合,保證設計圖紙的正確實施,及時解決施工中遇到的技術問題,還要了解并記錄工程質量信息和進展情況,參加各種工程例會、安全例會。
隨著上馬相迪A水電站工程建設的大面積展開。為了更好地推進工作,從2014年開始參建各方搬離生活設施相對便利的Besisaha鎮(zhèn),全部住進了施工單位建設的營地,其實也就是所謂的“工棚”,條件更加艱苦,但這并沒有嚇退我們水利人。尼泊爾山區(qū)路上經常遇到滑坡,罷工、停油也是常事,很多時候我們都得棄車徒步跋涉。但是對工程建設的服務并沒有因此而松懈。我們時常打著手電,穿著能把腳磨出血的雨鞋,在5公里長的隧洞一步一步踩出設計人堅實的腳印,然后再爬上高陡的廠房后邊坡,檢查高位水池基礎、邊坡變形情況。
氣喘吁吁的時候,不經意抬頭望見遠處的雪山在陽光照耀下閃出金色的光芒,心中立刻涌起一股力量。為了世代居住在山腳下的村民能早日擺脫缺電的日子,這一切都值得。
設計院一起設代的同事經常分享國內帶出去的零食,以改善伙食。電氣專業(yè)的李明大姐還抽空給一起設代的同事煮綠豆湯。設代需要各專業(yè)的互相配合,與我一起搭檔設代過的有地質、電氣、水機、金結、建筑、給排水專業(yè)的同事。在尼泊爾的長期設代也都從對方學到不少專業(yè)知識,共同相處的時光至今都是一份難忘的經歷。
我的最后一次尼泊爾設代輪崗是在2016年6月24日至2016年8月20日。那段時間正值大壩下閘蓄水的關鍵點,至今記得7月30日凌晨3點就開始在大壩檢查下閘蓄水前最后的準備工作。壩區(qū)風急浪冷,上游雪山融化的冰水帶來的冷氣,凍得人直打冷顫,我和同事們認真檢查蓄水前的各項檢測數據,制定應急預案,絲毫不敢怠慢。終于在各方努力下,大壩順利下閘蓄水。桀驁不馴的Marsyangdi河徹底失去往日的威風,乖乖的流進了引水渠?!案邖{出平湖”,遠處喜馬拉雅的雪山倒影在湖面,顯得格外壯闊。2016年8月14日,經過14天的充排水試驗,上馬相迪A水電站引水系統(tǒng)成功通過考驗。度過了最繁忙的2個月,8月20日我踏上回國飛機,至此結束了我在尼泊爾的最后一次設代,算起來在尼泊爾四年累計待了近11個月。
2012年12月至2017年2月,上馬相迪A水電站項目組成員十幾個專業(yè)數十人連番接力遠赴異國他鄉(xiāng)。建設期間發(fā)生過尼泊爾全國大罷工,燃油短缺,尼泊爾地震,霍亂疫情等等,然而設計團組不辱使命,克服重重困難,砥礪前行,為工程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。
上馬相迪A水電站于2017年1月1日投入商業(yè)運行,至今累計發(fā)電量已超過15億千瓦時。首都加德滿都的日常用電已基本得到滿足,以往每天動輒停電數小時的場景已成歷史。項目的建成獲得尼泊爾政府和亞行官員的高度評價。
“就像我們都未曾見過的那串加德滿都的風鈴,它不在這里,無處可尋,可它在我們心底,揮之不去”。每次聽到這首歌就會想起喜馬拉雅山脈南麓寧靜美麗的雪山佛國,腦海中就浮現出有這樣一群福建水利人,在“一帶一路”上飛揚的青春!
工程簡介:
上馬相迪A水電站位于尼泊爾西部,是一座以發(fā)電為主的徑流引水式水電樞紐工程,由中國電建集團投資,我院負責主體工程設計。電站裝機50MW,工程主要包括擋水閘壩、引水隧洞、發(fā)電廠房、永久營地等建筑物。
(整理:張鴻東)